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工厂模式-创建型
阅读量:7208 次
发布时间:2019-06-29

本文共 1690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原理

工厂模式主要是为创建对象提供过渡接口,以便将创建对象的具体过程屏蔽隔离起来,达到提高灵活性的目的。 

 

模式分类

工厂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1)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2)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3)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工厂方法模式:

一个抽象产品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产品类。   
一个抽象工厂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工厂类。   
每个具体工厂类只能创建一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
抽象工厂模式:
多个抽象产品类,每个抽象产品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产品类。   
一个抽象工厂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工厂类。   
每个具体工厂类可以创建多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   
区别:
工厂方法模式只有一个抽象产品类,而抽象工厂模式有多个。   
工厂方法模式的具体工厂类只能创建一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而抽象工厂模式可以创建多个。两者皆可。 

 

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又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它存在的目的很简单: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 

先来看看它的组成: 
  1) 工厂类角色:这是本模式的核心,含有一定的商业逻辑和判断逻辑。
  2) 抽象产品角色:它一般是具体产品继承的父类或者实现的接口。         
  3) 具体产品角色:工厂类所创建的对象就是此角色的实例。

下面我们从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上来分析下简单工厂模式。当客户不再满足现有的车型号的时候,想要一种速度快的新型车,只要这种车符合抽象产品制定的合同,那么只要通知工厂类知道就可以被客户使用了。所以对产品部分来说,它是符合开闭原则的;但是工厂部分好像不太理想,因为每增加一种新型车,都要在工厂类中增加相应的创建业务逻辑(createBMW(type)方法需要新增case),这显然是违背开闭原则的。可想而知对于新产品的加入,工厂类是很被动的。对于这样的工厂类,我们称它为全能类或者上帝类。 

我们举的例子是最简单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可能产品是一个多层次的树状结构。由于简单工厂模式中只有一个工厂类来对应这些产品,所以这可能会把我们的上帝累坏了。
于是工厂方法模式作为救世主出现了,工厂类定义成了接口,而每新增的车种类型,就增加该车种类型对应工厂类的实现,这样工厂的设计就可以扩展了,而不必去修改原来的代码。

 

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去掉了简单工厂模式中工厂方法的静态属(type),使得它可以被子类继承。这样在简单工厂模式里集中在工厂方法上的压力可以由工厂方法模式里不同的工厂子类来分担。 

工厂方法模式组成: 
       1)抽象工厂角色: 这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它与应用程序无关。是具体工厂角色必须实现的接口或者必须继承的父类。
       2)具体工厂角色:它含有和具体业务逻辑有关的代码。由应用程序调用以创建对应的具体产品的对象。 
       3)抽象产品角色:它是具体产品继承的父类或者是实现的接口。在java中一般有抽象类或者接口来实现。 
       4)具体产品角色:具体工厂角色所创建的对象就是此角色的实例。在java中由具体的类来实现。 

 

可以看出工厂方法的加入,使得对象的数量成倍增长。当产品种类非常多时,会出现大量的与之对应的工厂对象,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如果不能避免这种情 况,可以考虑使用简单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工厂类:即对于产品树上类似的种类(一般是树的叶子中互为兄弟的)使用简单工厂模式来实 现。

 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和工厂方法模式的区别就在于需要创建对象的复杂程度上。而且抽象工厂模式是三个里面最为抽象、最具一般性的。 

抽象工厂模式的用意为:给客户端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创建多个产品族中的产品对象。
抽象工厂模式的各个角色(和工厂方法一样): 
     1)抽象工厂角色: 这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它与应用程序无关。是具体工厂角色必须实现的接口或者必须继承的父类。
     2)具体工厂角色:它含有和具体业务逻辑有关的代码。由应用程序调用以创建对应的具体产品的对象。
     3)抽象产品角色:它是具体产品继承的父类或者是实现的接口。
     4)具体产品角色:具体工厂角色所创建的对象就是此角色的实例。

 

转载地址:http://ttlum.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Quartz 2 定时任务(一):基本使用指南
查看>>
ESLint使用文档
查看>>
冒泡排序
查看>>
复制远程服务器的文件 报错 scp: not a regular file
查看>>
《深入react技术栈》学习笔记(一)初入React世界
查看>>
搞懂nginx的proxy模块-01
查看>>
红帽技术开放日:参与开源社区不只有贡献代码这一种方式
查看>>
如何通过解决精益问题提高敏捷团队生产力
查看>>
打破凉凉诅咒:三个有大量用户基础的区块链项目
查看>>
InfoQ观点:Java EE的未来
查看>>
创新性应用深度学习,IBM在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查看>>
运用供应链管理实现更快速、更高质量的交付
查看>>
EE4J项目情况汇总,微软加入Jakarta EE工作组
查看>>
华中科大提出EAT-NAS方法:提升大规模神经模型搜索速度
查看>>
Gradle发布4.7版本,支持Java 10
查看>>
大前端时代,如何做好C 端业务下的React SSR?\n
查看>>
分布式团队面临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办法
查看>>
webpack 热加载你站住,我对你好奇很久了
查看>>
Scala类型系统的目的——Martin Odersky访谈(三)
查看>>
Quarkus:一个Kubernetes原生Java框架
查看>>